7月1日,南充市副市长欧阳梅主持召开了会议,宣布川北医学院新校区正式落成。该校区建设历时近一年半,耗资约四十亿元,占地面积达两千八百亩,可容纳两万名学生居住。会议强调,新校区只是新征程的起点,学校将继续努力,争取晋升为医科大学,并补充师资力量和加强科研能力。会前,领导们参观了宿舍楼、食堂等设施。
川北医学院谋求更名一事早已传开,2022年新年贺词中便提及了更名、申请博士学位和扩建校区的计划。2023年,学校正式确定“川北医科大学”这一名称,声称是根据教育部规定命名。然而,这一命名是否准确,网上存在质疑。今年3月,南充市政府与学校签署协议,承诺共建医科大学,市委书记张冬云在仪式上赞扬学校为南充的教育和医疗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校区建成之后,老校区将逐步搬空,顺庆校区仅保留部分建筑改为博物馆。目前,学校正在制定搬迁方案,预计2025年所有学生将搬迁至新校区。然而,老校区拥有七十三年历史,部分老校友对于将其转变为博物馆表示担忧,担心历史记忆无法保存。
学校目前拥有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一千亩,最初建于1951年,是一所医士学校。随后逐步发展成为本科院校,并于2016年开始申请博士学位,去年被列为重点培养对象。近年来,学校一直在努力提升自身水平,评评估、建实验室,向高水平医学院校迈进。但要成为医科大学,还需通过教育部的审核,目前尚未最终确定。
南充市政府对学校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不仅出资建设新校区,还规划了医学科学产业园。新校区附近预留了土地,未来可能进行扩建。但学校自身也需要努力,如提升科研水平、引进人才等。原校区腾出的土地用途尚未明确。
有网友询问,更名后是否会成为省级重点或提升全国排名。但学校内部也认识到,仅仅更名不足以提升地位,教学和科研质量才是关键。目前,学生搬迁方案仍在讨论中,具体搬迁方式以及是否会影响正常上课等细节尚未确定。
学校官网显示,新校区可容纳两万名学生,但老校区学生数量并未达到这一规模。搬迁后,宿舍将满足需求,但实验室设备和师资力量是否充足仍是疑问。相邻的附属医院也在扩建,未来教学和临床实践有望实现更紧密的合作。
近期,教育部可能调整医学类院校的评估标准,川北医学院能否抓住这一政策机遇尚不确定。若科研水平未能达标,即使更名也可能受到影响。学校官网在去年回复网友时表示,更名流程是按照规定进行的,但具体进展情况普通学生可能并不了解。新校区已落成,然而后续工作不容忽视。学校更名需经过教育部的审批,申请博士学位的项目也需持续投入精力,至于老校区博物馆的建设,也需逐步推进。若学生搬迁处理不当,可能对毕业考试和实习计划造成影响。学校将其视为一个里程碑,然而对于普通学生而言,更关心的是下学期能否顺利搬迁,以及上课是否会受到影响。
九派新闻对建设新校区的人员进行了采访,他们表示工程并未出现重大问题,但仍有一些细节需要完善。例如,图书馆的电脑配置、实验室的设备型号等具体信息,学校官网并未详细列出,可能需要等到搬迁后才能了解是否足够使用。至于老校区改建成博物馆后,学生是否还能参观,参观是否需要预约等问题,也尚未明确。
总体而言,新校区虽已建成,但更名和申博仍属于长期规划。目前,学校首要任务是顺利完成搬迁工作,确保不影响学生的正常上课。老校区保留部分建筑作为博物馆,是对历史的保留,但未被保留的建筑或许将永远消失。#南充医院# #高坪川北医学院#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