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杭州夜间,众多市民纷纷前往树林与河畔。即便深夜十一点多,仍可见手持手电筒的人们在树下搜寻。靠近一看,原来是他们在采集知了猴。一位阿姨手持塑料桶,自豪地表示自己已挖掘了半个月,桶中积累的知了猴足以装满半个脸盆。她提及,在安徽老家,夏天喜欢将这种蝉猴炸食。今年杭州气温提前升高,蝉猴出土的时间也比往年来得早。
从事这一行业的行家都清楚其中的诀窍。捕蝉者会在树干上设置胶带陷阱,蝉猴一旦攀爬就会遭遇粘滞。这些蝉猴在网上售价从一元到一元五角不等。来自山东和江苏的收购商直接到杭州收购,甚至晚上十点仍在街头现场过秤。我在电商平台上搜索过,发现有的店铺销量高达两万件,这些店铺的客户都是回头客。
然而,食用蝉蛹存在风险。据萧山医院急诊科医生上周所述,仅在上个月,就有超过十位患者因食用蝉蛹而发生过敏反应。其中,有人皮肤肿胀得如同馒头,还有患者因呼吸困难被紧急送往重症监护室。记者调查发现,过敏症状最快在十几分钟内出现,轻微者会出现红疹,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心跳不规律。
近期,杭州市部分公园的树木上出现了提醒告示,提示游客切勿将胶带缠绕在树干上。生态领域的专家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这种行为对树木的健康极为不利,同时过度捕捉蝉蛹也将对来年的蝉群数量产生负面影响。尽管如此,购买者依旧络绎不绝。在短视频平台上,有人发布了如何挑选未蜕壳蝉蛹的教学视频,弹幕中不断有人催促“赶紧发货”。
在网络上,最受欢迎的食品是油炸熟食,其包装上标明富含蛋白质。然而,对于这些食品的评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方面,有人称赞其香脆可口;另一方面,也有人跟评称“快要吐了”。最近,一个热门话题在浙江人是否能够接受虫子的问题上引发了三天激烈的争论,支持者和反对者意见相左,无法达成共识。
萧山区已进行过两次针对非法收购蝉猴的查处,并没收了数千只尚未上市的蝉猴。气象部门预测,本周气温将攀升至40摄氏度以上。老一辈居民表示,如此高温可能会导致剩余的蝉猴提前破土而出。目前,售卖蝉蛹的摊贩白天也驾驶车辆四处奔波,预计今年的蝉蛹产量可能比去年减少三成以上。
近日,卫生部门发布紧急通知,提醒大家在食用前先尝试少量。然而,在朋友圈中,炸蝉蛹的教程视频仍在热播,有人评论称:“买了八只分给同事,最终只有两位同事愿意尝试一小口。”
暂无评论内容